1/2
科普|应对失眠,中西药物齐上阵
东方网2023-05-30 11:38:17

失眠,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经历,偶尔的失眠我们不必要担心,但是经常失眠就会使人产生诸多不适,长期慢性失眠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功能,出现认知、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障碍。

那么,面对失眠,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应明确失眠的原因。许多人外出旅游或者出差,换个环境就睡不着了;有的人对咖啡因特别敏感,喝了咖啡和奶茶不仅睡不着,还会心跳加快;还有些人遇到工作紧张、家庭纠纷、情感挫折也会失眠。在医院里,还有因为疼痛、瘙痒、呼吸困难、高血压、甲亢等病情而出现失眠的患者。遇到这些情况,如果能够祛除原因,比如不喝咖啡,尽快调节好情绪、适应环境,疼痛、瘙痒治愈,失眠可能也就随之而去了。

当然,如果通过心理调节、行为干预、原发病的治疗,还是效果欠佳,那么可能就要药物治疗了。

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西药首选是唑吡坦、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该类药物半衰期短,就是起效快,维持时间相对较短,比苯二氮卓类药物更安全,日间镇静和其他不良反应相对少。如果首选的药物无效,则更换为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氟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

虽然说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较苯二氮䓬类药物安全,但是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发布消息:由于复杂睡眠行为,此类药物可能发生罕见但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这里所说的“复杂的睡眠行为”是指患者在没有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活动,包括梦游、睡眠驾驶和在不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从事其他活动。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意外服药过量、跌倒、烧伤、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而患者通常不记得这些事情。所以,在服药后,发生异常睡眠行为的患者就不能再使用这类药物了。

如果可以服用上述安眠药,在服药期间应注意:

1、即使以前服药没有发生“复杂睡眠行为”,但也可能在较长的治疗时间后发生。

2、服用安眠药时,应遵循说明书中的剂量建议,从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开始,不要超剂量、超频次用药。

3、服用安眠药前不要饮酒,尽量不要联合其他镇静剂、阿片类药物、抗焦虑药物等,因为会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4、服用安眠药时,不要自行同时使用其他任何帮助睡眠的药物,包括一些非处方药。

5、服用安眠药后,应立即就寝,并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6、所有的抗失眠药物都会影响次日早晨驾车及其他需要保持警觉的活动。即使自己感觉完全清醒,也会出现精神警觉性下降的现象。

7、这两类药物在持续使用后,不能说停就停,因为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所以需逐渐减量后停药。

为了规范、合理、安全地使用,国家规定这两类安眠药按二类精神药品管理。需要我们大众知晓与配合的是,处方每次只能开具七天的常用量;上海更是规定了取药时,需要实名证件、面部AI特征识别登记。

西药治疗方面,除了上述两类药物外,还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不过可及性差。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好,还可以尝试加用抗抑郁的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西汀等,但是抗抑郁药不良反应也不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复杂。

所以,最常用的西药类失眠药就是非苯二氮䓬类和苯二氮䓬类药物。但是很多人一边觉得它们的效果好,一边又忌惮它们的成瘾性,加上没时间去医院复诊,又不知道如何调整用量,所以短期疗效明显,长期就可能出现效果差、不良反应显现等问题。

相比西药“简单粗暴”,通过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起到镇静和催眠的效果,中医通过对个体进行辩证论治,使用中药方剂,还能配合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所感,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这些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失眠原因,如果这些病因不能及时祛除,就会导致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至神明被扰,神不安舍。

中药治疗失眠药物一般包括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石、化石类药物,具有沉降之性,能镇能去怯。临床用于心火炽盛、痰火扰心、惊吓等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常用药物有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等。

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种仁类,具有甘润滋养之性。临床用于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导致的心悸、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证。常用药物有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等。 

不过这些药物通常不会单独使用,需由中医医生组方配伍。

为了方便用药,中成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还有一些较为安全的非处方药(OTC)。比如枣仁安神液(OTC)适用于心血不足、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七叶神安片(OTC)用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所致的心悸、失眠。柏子养心丸适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者。天王补心丹适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者。朱砂安神丸主治胸中烦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

服用这些具有安神作用的中成药时应当注意:

1、用药前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类型,选择对应的中成药。

2、含有朱砂的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引起汞中毒。

3、感染、中毒、颅脑损伤引起的失眠及由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引起的失眠,不宜自己选择药物治疗。

4、伴有心悸的患者,应当及时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心悸。

中药治疗失眠的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可以调整机体,配合短期使用西药,也可以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听上去中药很不错,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对已经长期服用安眠西药的患者来说,想更换中药,那应该如何减停西药呢?由于长期使用某一种安眠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因此可交替使用,一定时间内更换西药,并采用替代治疗而逐渐完全使用中药。(作者:朱晓春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主管医师) 

作者:朱晓春(记者刘辉整理)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